239
焦點報導
校園要聞
校刊專欄
綠崗風情
處室簡訊
上期電子報
首 頁
親善服務團14位同學獲頒親善大使證書
文/秘書室 吳卿銅 圖/出版組
本校親善服務團於2013年1月12日上午在圖書人文大樓一樓大廳舉行親善大使授證典禮,14位同學完成親善大使嚴格基礎訓練及兩年的實務考驗,學校頒給親善大使證書,現場有眾多媒體記者及社團幹部前往觀禮,氣氛十分熱鬧;黃燕飛校長祝福同學在專業訓練課程外,能夠透過加入社團學到另一種專長,他希望即將畢業的親善大使能夠把學校社團學到的專業訓練帶到職場,提升個人的職場競爭力。吳聯星董事長十分開心,他稱讚最近幾年來親善服務團的優雅表現,顯示本校社團蓬勃發展,進步神速,已經具有全國競爭力。
親善服務團的授證典禮是在本校圖書人文大樓一樓大廳孔子雕像聖座前舉行,典禮由黃燕飛校長主持,本校吳董事長、各一級主管及眾多媒體記者、社團幹部都前往觀禮,場面十分熱鬧。
授證典禮首先由親善服務團教育長黃喬意帶領四位男生親善大使跳迎賓舞感謝佳賓的觀禮,隨後十四位受證的親善大使排成兩列,向孔子像行致敬禮,接著十四位同學向師長行感謝禮。吳董事長一一為親善大使披「親善大使」彩帶,最後才由黃燕飛校長頒給每位親善大使證書,典禮簡單隆重,黃燕飛在祝賀受證同學時表示,親善大使是學校的形象代表,就像社團訴求「微笑是我們永遠的名字」,在校園內經常可以看到他們的笑容,為了達到提升學校形象的任務,這些同學必須先經過公開甄選,品學兼優,儀態端正,有服務熱誠的同學才會被甄選入團,接著這些同學還要參加一年的基本訓練,課程包括口語表達、人際溝通、美姿美儀、國際禮儀等課程,經過兩年的嚴格考核,合格者學校才頒給「親善大使證書」,所以這項頒證儀式也是對同學完成服務專業訓練的一種肯定。
吳董事長非常開心的表示,學校能有這群訓練有素的親善大使為學校服務,這是一種軟實力,也代表本校不只是一所全靠工科取勝的大學,本校在各個領域都有很好的表現,具有競爭實力,足以和全國各大知名大學平起平坐。
江金山副校長表示,親善服務團的同學,這是國內大學社團較少見到的,她們加入社團都懷有夢想,這也是一種學習,希望未來在服務產業能夠發揮所長。
建國科大親善服務團101學年獲頒親善大使證書名單如下:王詠萱(工管四甲)、郭芷妤(運休四甲)、余幸璇(數媒四甲)、黃慧真(運休四甲)、羅珩原(運休四甲)、李冠霆(電通四甲)、粘銘倫(空設四甲)、黃志豪(空設四甲)、譚博謙(美容三丙)、詹雅娜(國企三乙)、陳滺聲(國企三乙)、黃建彰(工管三乙)、陳俞安(機械三丙)、郭宜儒(運休三甲)。
▲「親善大使」頒證儀式,是對同學服務專業訓練的一種肯定
<產學合作>輔導產業朝向「健康、綠能、自動化」發展
圖、文/秘書室 吳卿銅
春節過後全員上班第一週,本校黃燕飛校長帶領黃清和副校長、鄭耀輝研發長等人風塵僕僕拜訪中科金展機械公司、嘉音股份有限公司,一方面瞭解合作廠商的需求,一方面為努力爭取產學合作機會的教師加油打氣,本校校長親自領軍主動出擊作風讓廠商留下美好深刻印象。
黃燕飛校長是在2013年2月21日上午10時帶領黃清和副校長、鄭耀輝研發長、機械工程系楊士震主任、商業設計系許世芳主任、遊戲與產品設計系毛祚飛主任,及方亮彬、黃錫泉、鄭澤明、高瑞楨等老師抵達臺中科學園區參訪金展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受到江秀卿副總經理、蔡博文主任的熱烈歡迎。
金展公司是一家以專業生產PET吹瓶機械為主的精密機械公司,這家公司成立時間雖然不長,但因公司經營團隊重視研發,產品深獲業界好評,行銷國內外,生產及服務據點已延伸到大陸。
該公司目前與本校產學合作內容主要放在機器生產效率之提升,計畫每部機器由目前每小時吹瓶12000支提升為27000支;此外公司也希望本校教師能夠協助改善機器在製程中發生之噪音能夠降低,氣體回收系統效率能夠提升,機器外觀能夠更加美觀。本校技術服務團隊對於金展公司所提的需求均一一做紀錄,帶回研究。雙方並談到如何進一步合作,讓本校能夠提供更多服務,並爭取本校學生至該企業實習,讓產學合作無縫接軌,由於本校服務團隊表現十足誠意,及過去已有很好的產學合作口碑,金展公司對本校稱讚不已,充分表達進一步合作的意願。
隨後黃校長又帶領一行人來到臺中工業區拜訪嘉音股份有限公司,這是一家專業製造包裝機器的公司,董事長房江漢先生十分熱情,帶領黃校長等一行人參觀生產線,從最早期的手工打包機到最先進具有微電腦控制的打包機,一應俱全。房董事長表示,國內生產打包機的工廠已經很少,世界各國製造打包機的公司也不多,因此他們工廠生產的打包機大部份都外銷國外,本校參訪團抵達時廠房內外堆滿已經裝箱準備裝進貨櫃的各式打包機,也為臺灣的傳統產業旺盛的生命鼓掌叫好;黃燕飛校長向房董事長表示,本校工程學院有機械、自動化、電機、電子、土木、電腦與通訊等系所,有很專業的師資及研發團隊,本校可以提供新產品設計、製程改善,協助技術研發等,黃校長並當場交代鄭研發長要與該企業隨時保持連絡,提供必要之協助。
黃燕飛校長說,「協助中小企業產品設計、研發、管理與服務是本校的教學發展特色」,貼近產業,輔導產業朝向「健康、綠能、自動化」發展是本校推動產學合作的重點工作,他勉勵全體教職員工要以此為目標,把「健康、綠能、自動化」列為各系所101-102學年度的重點工作,充分發揮本校的辦學特色。
▲黃燕飛校長赴台中工業區嘉音公司參訪
熱烈歡迎279位境外學生抵達建國科大就讀
圖、文/國合中心 楊蜀瑜
為推展學校國際合作與交流,目前建國科大已與12國43校(美、英、日、德、捷、俄、韓、菲、蒙、泰、馬、土)大學簽約合作,後將繼續擴大至五大洲均有結盟學校,並推展實質交流合作。
此外,為鼓勵學生參與國內外實務專題競賽,我們積極推動「以賽代訓」策略,獎勵學生參加國內外「目標導向旗艦型」實務專題競賽,參與競賽獲獎人數逐年增加,99-100 學年度參加國內外實務專題競賽人數已高達606 人。
另,本校為加強學生國際觀,並培養跨國工作能力,除培訓菁英外語能力,提升學生外語實際應用層次,並辦理海外實習、展覽、及參與國際模擬商展競賽等,讓學生實際體驗國際工作環境。學校特選送學生赴海外研修機會:
獎助交流活動:每年獎助學生參與國外姊妹校各種交換學程、交流活動及海外寒暑假營隊。
海外實習:2008起,開辦大鵬展翅計畫,邁向國際學習,全面鼓勵建國學生海外實習。隨著校園國際化的趨勢,各國高等教育全球化招生已成常態。
尤其,本校業自2006年起招收外籍生,經過這幾年的摸索與耕耘,也已累計近百位來自日本、韓國、越南、馬來西亞、澳洲、玻利維亞、美國、德國、捷克、俄羅斯等各國之正式生或交換生。由於他們的出現,實質促進校園多元文化的氛圍,對台灣本地學生而言,更是一個難得能在無壓力狀態下親身體驗國際交流的機會。
我們也很樂見同學們也越來越積極熱情與外籍生互動,本學期開學前為2位捷克及3位俄羅斯交換生徵求學伴的消息一公告,名額隨即被同學們搶完,為不讓有興趣的同學失望,我們特別再增加中文小老師的名額,盡量滿足同學們國際交流的期待。除這5位來自捷克及俄羅斯的學生因外觀明顯與本地生不同,較受矚目外,其實本學期校園中還有236位來自大陸的短期交流及正式生,澳門生1位,韓籍生28位,馬來西亞籍4位,越南籍4位,澳洲1位,總計共279位境外學生分布於各系所中。另外,本校本學期赴國際姊妹校交換就讀的學生則共有11位,其中3位前往土耳其,2位前往捷克,4位在韓國,2位在日本。
建國科大積極創造國際化的軟硬體環境及交流機會,也期盼同學能延續熱情把握並善加利用。當然,也要感謝本校各辦公室、系所及老師們,在大家通力合作下,才得以加速校園國際化的腳步。
▲本校積極、熱烈歡迎279位境外學生抵達建國科大就讀
<國際交流與合作>我在捷克西波希米亞大學當交換學生
圖、文/商業設計系三甲 吳和臻
在二年級學期結束之前,透過學校國際合作中心的安排,讓我們學生有機會可以出國當交換學生,我的目的地是捷克姐妹校~西波希米亞大學。
抵達捷克機場時,很慶幸地曾在建國科大當交換生的露西來機場接我,露西將我接到學校所在的皮爾森,陪我等我的學伴過來接我到宿舍。我的學伴不是學生,算是助教,所以他總是相當忙,甚至有時會到德國出差。不過他總是抽空幫我很多忙,他並帶著我跑到學校見我的教授和協助我買保險,接著帶我到外事警察局報到。
皮爾森像是台南這樣靜謐的城市,做甚麼事都很方便,有個不算太大的購物中心和主教堂廣場,卻又不像布拉格那麼繁忙,相對的治安比較好。待在捷克最為方便的一件事就是去旅遊,位於歐洲中心,去到其他國家都不會太遙遠。旅行四個歐洲國家,我也真的發現,雖同在歐洲,各國民族性卻相差很多,南歐國家如:西班牙、義大利人超級熱情,跟台灣有著相同處,彷彿你就像是住在她家旁邊的鄰居。在巴黎,這裡真的是藝術之都,美術館的資產很大方地和來自歐洲的青年學子分享並讓其免費參觀。藉此我在網路搜尋到星期三、星期五夜間參觀羅浮宮,二十六歲以下青年出示證件都免費,不限國籍,所以我就免費參觀羅浮宮。
在國際學生組織的活動排定上,並沒有台灣的介紹派對,我想都到歐洲當交換學生,想讓大家認識台灣,不要再把台灣想成泰國,主動跟辦國家介紹派對的總召說,她也願意替我找個空檔,讓我展示台灣。國際學生組織讓我很感動地是為我們畫一面台灣國旗,因為我一開始並沒有想到國旗這件事,他們說他們會準備布置的事,沒想到為我帶來一面青天白日滿地紅的國旗。
回台灣的最後一個禮拜六去滑雪,在台灣不要說滑雪,就連看到下雪的機會都少之又少,所以最後一個捷克回憶就是去滑雪,那個滑雪場只有兩個滑雪道,一個在山頂,不是太陡,我們就十分大膽的坐上纜車,往山頂移動,可想而知我摔的多慘,一路尖叫往下衝,其他在滑雪的人被我嚇得都往兩邊閃,讓我有空間表演華麗的摔倒。
此篇文章的最後,我要感謝我們的學校~建國科技大學,讓我們學生有機會可以出國當交換學生,學校甚至願意撥款負擔往返的機票,讓出國遊學變得不是那麼遙不可及,試想如果我不是就讀建國科技大學,想必這機會還要跟許多人廝殺,比高下一番才可能獲得,學校合作的捷克姊妹校~西波希米亞大學是一間非常大的大學,位在皮爾森郊區,很多系館都是新建的,如:設計學院,工程管理學院。國際學生組織學伴的系統非常完善,讓初來乍到的我慢慢不徬徨,帶著我一步步去接觸捷克皮爾森。
▲在建國~ 商設系三甲 吳和臻有機會到捷克交換就讀、旅遊
▲商設系三甲 吳和臻在捷克姐妹校與其他國家交換同學合影
〈兩岸合作交流〉華中科技大學等235位陸生臺灣初體驗
圖、文/秘書室 吳卿銅
本校101學年度第二學期剛開學「兩岸交流學生歡迎晚會」於2013年2月27日晚上舉行,有來自大陸名校華中科技大學劉婧等235位同學參加,晚會中除了社團同學的才藝表演外,副校長江金山博士上台吹奏薩克斯風助興,師長們還與同學一起「搖滾」,讓在場的同學們大開眼界,無不拍手叫好,原來臺灣的大學老師除了是飽學之士外,還有熱情、親切的一面。
本校這個學期除了原有來自俄羅斯、韓國、馬來西亞、越南、澳門、澳洲、捷克、澳門等國43位來自世界各國的外籍學生外,還來了235位來自華中科技大學、江蘇大學、上海第二工業大學、廈門理工學院等大陸名校短期交流學生,他們大都在元宵節前夕陸續飛抵臺灣。
為了讓這些來自彼岸的學生很快融入學校的教學及校園生活,本校於2月27日舉行陸生始業輔導,並於當天晚上辦理兩岸交流生迎新晚會,除了學校各系主任及輔導老師都到場與同學同樂外,吳聯星董事長、江金山副校長、秦復興總務長、建國科大校友總會輔導理事長曾國忠等許多師長都到場歡迎這些跨海來臺學習的優秀陸生。
迎新晚會有吃有看,不但有學生社團精彩才藝表演,還有有獎徵答,讓同學印象最為深刻的就是本校江金山副校長還上台吹奏薩克斯風讓氣氛一時熱絡萬分,江金山博士還特別向同學推薦彰化縣的好山好水,還有紅遍兩岸的電影「那一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故事的場景就發生在彰化市,當年的那位校長曾勘仁目前還是建國科技大學的董事,同學聽到這裡無不拍手叫好。
隨後魔術社蘇立智同學的魔術秀,同學們親眼見到木箱內的人頭被利刃一刀一刀的插,女生們個個花容失色,為那位示範的同學捏揑一把冷汗,最後證明那只是魔術師的障眼法,大家才鬆了一口氣。
緊接著是帶動唱及搖滾時間,國際企業管理系林育維與他的朋友劉彥金的樂團表演,演唱兩岸青年都熟悉的熱門歌曲,師長們也到搖滾區與同學們一起「搖滾一下」,雖然只有短短30分鐘,現場的溫度卻突然暴增,全場熱鬧滾滾,大家不但玩得盡興,也對臺灣與大陸不同的校園文化留下深刻的印象。
▲兩岸交流學生歡迎晚會,有熱情、親切的一面
▲兩岸學生交流互動、全場熱鬧滾滾!
「時尚新魔力」~美容系102級畢展飆創意
圖、文/美容四甲 陳思帆
建國科技大學美容系102級畢業動態展,業於2012年12月27日圓滿落幕,本次展演主題為「時尚新魔力」,各組模特兒隨著不同主題,秀出冷艷、時尚、柔媚、狂野、前衛等不同風格,有如一場大型的時尚發表會,盛況空前,精采絕倫。
本次畢業動態展,主要概念以「愛自己」為發想主軸,讓學生們在充滿競爭的年代中,能關心到自己的本質及專業所學,鼓勵學生們發揮創造力及想像力,沒有任何框架拘束、任何題材設限,讓學生們能盡情發揮想像力,以實驗性的精神,創作許多別出心裁的作品。建國科技大學美容系畢業成果展,共分為靜態與動態展出,靜態展部分,除了創意髮型、新娘禮服、頭飾、面具、彩繪,還有專題製作報告,內容豐富,展現集體創作的精緻成果。動態展出是重頭戲,模特兒在伸展台展現13種主題創意服飾、炫麗造型與魔幻髮妝。今年畢展技術指導老師黃慧貞、林宥涵,要求應屆畢業生分組訂定主題,每組至少八件作品,光是參加演出的模特兒就有一百多人,同學們挖空心思創作上場,獲得與會師生讚歎連連,叫好聲不斷。
技術指導老師黃慧貞、林宥涵,鼓勵學生們激發出多元化的時尚產物,學生們在訂定主題下了工夫,除了創新的設計概念外,也不忘本質,利用在校所學的髮型、彩妝、整體造型設計等專業技能,發揮在成果展作品中,學生們發揮時尚敏銳度,加入許多創新元素,不僅扣緊「時尚新魔力」主題,更使創作注入新形象。在有如魔幻力量的展演作品中,可以看到濃厚的文化氣息,運用青花瓷、地方節慶、各國風情為主題概念,展現出女性的柔媚及狂野一面;也有以科技未來感為設計,運用不同素材與未來接軌,展現前衛且強烈的風格;另有充滿魔幻神秘的氣息,以色彩做變化,絢麗的色彩對比,激發視覺感官。整場展演結合文化產業、神秘色彩與前衛思想三大元素碰撞的時尚造型秀,帶領觀眾揭開具有魔幻力量的奇幻旅程,散場後仍流連忘返。
▲吳董事長親自出席美容系畢展,並祝賀詞。
▲展演主題為「時尚新魔力」,模特兒秀出冷艷、時尚、柔媚、狂野!
自動化系同學參加第七屆盛群盃創意大賽榮獲銀牌
圖、文/自動化系 楊清靝
參賽學生:楊清靝、蕭智謙、莊宗恩、徐鈺祥
指導老師:黃錫泉副教授
由盛群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主辦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承辦之「第七屆盛群盃HOLTEK MCU創意大賽」,於2012年11月17日(六)在雲林科技大學體育館盛大舉行。盛群盃競賽為國內與大陸地區之知名微控制器應用競賽,不僅有助於培養理論與實務並重之專業技術人才,更是契合技職院校實務導向之理念,目前在臺灣地區舉辦的盛群盃競賽已邁入第七屆,本屆計有來自27所大專校院共134隊入圍決賽,盛況空前、競爭激烈,競賽當天有六百位參賽者一同共襄盛舉,競賽主題分為「應用控制組」、「節能/家電控制組」、「居家/健康應用組」與「智慧/車用控制組」等四組獎項。
由本校自動化學生楊清靝靝、蕭智謙、莊宗恩、徐鈺祥等四人組成的團隊,榮幸的從初賽一路闖關到複賽,最終拿取第二名銀牌的獎項。此將獎項得來的確實不容易,在決賽中有來自全國各地大專院校的學生,競爭的十分激烈。在口頭評分報告時,分有三組評審,每組評審再由幾位評審組成評審團,每一位都是來至業界資深設計師,所提出的問題,都是很關鍵技術。但真金不怕火煉,評審提出來的問題我們都一一的做出詳細解說。
自動化系指導老師黃錫泉教授表示,在這項競賽中,學生們從平日實作中準備、自己動手,從第一次接觸、尋找資料、參與培訓、初審到複審,全部都是一步一腳印的走過。在學校參與基礎課程,回到實驗室就捉緊剛留下的印象反覆的練習編輯程式,並規劃電路板實際的測試,殊屬難得。
另外,在機構設計上同學們則用以3D繪圖軟體繪製,採用壓克力板作為雷射加工的嚴選材料,經過這一連串的準備。然而到了頒獎時刻,同學們緊張的心情完全寫在臉上,當大會公告建國科大獲得第二名時,果然皇天不負苦心人,心中的那塊千斤重的大石頭終於卸了下來,努力總是有收穫的。
在這準備畢業的前夕,建國團隊也因為這次競賽,終畫下一個美好的回憶,惟人生未來旅程,還待我們去闖一闖。
▲一路闖關到複賽,榮獲銀牌的獎項
▲每一次的競賽,都留下一個美好的回憶
<就業百分百 >美容系職場實習與就業輔導策略
圖、文/美容系 張培新
建國科技大學美容系為了提升學生實務經驗與就業能力,達成「學以致用」、「理論與實作經驗」相結合之目的,積極協助學生在畢業後順利與職場接軌,採「實習取代試用」策略,讓業者可以擇優,也讓學生畢業後馬上就能上手,100學年度美容系57位畢業生,全數輔導就業或留任實習機構,就業率達210%(即:每一畢業生有3~4個工作機會等著她),諸如即將於2013年6月畢業的應屆畢業生,基於實習期間的優異表現,在四年級下學期已提前被業界所網羅,正式上班。
為強化學生實務能力,美容系將校外實習課程列為必修,每年擴大舉辦應屆畢業生職場實習業界說明會及人員甄選,邀請數十餘家美容美髮優質機構,蒞系與學生面對面的溝通與說明,提供美容系學生職場實習及就業機會,深受學生歡迎,也獲得業界熱烈的迴響。除了辦理業界說明會外,為磨練學生專業技能,並和業界合作辦理客製化「美容就業學程」,規劃出校外實習的職前客製化產業課程,邀請業師講授專精課程,以培養全方位美容專業人才。此外,為加深學生對職場工作之親身體驗,美容系安排系列之教學參訪活動,讓學生瞭解美容美髮業的工作情形,並親身觀察職場環境與工作內容。
學生實習期間,美容系編組輔導老師到實習單位訪視,以瞭解學生適應狀況及考核實習表現,學生並定期返校提報實習狀況,由輔導老師參與指導。期末則透過「實習報告」、「實習評量」與「成果發表」等方式,由業界和學校輔導老師共同評核學生實習成績。學生實習結束之後,美容系召集實習機構召開檢討會,彙整業界意見,提供職場實習精進參考。
美容系全方位的職場實習與就業輔導策略,除受到業界支持外,更深獲政府單位的肯定與獎勵,已連續六年獲得勞委會職訓局「補助大專校院辦理就業學程計畫」的補助,並多次被推薦為優良學程,連續四年獲教育部「補助技專校院推動最後一哩就業學程」獎助。建國科技大學美容系落實職場實習與就業輔導工作,本著「實習取代試用」之原則,審慎遴選實習廠商,並透過業界策略聯盟機構之業界資源的協助,提供學生許多的職場體驗機會,並於畢業後直接於實習機構留任就業,學生畢業後的工作表現,深獲企業肯定。歷屆畢業生順利進入業界擔任美容師、芳療師、髮型設計師、彩妝師、醫療美容師等,成為美容美髮業界的優秀人力資源。
<就業百分百 >采風醫美傑出店長~美容系第一屆系友洪幼珊
圖、文/美容系畢業系友 洪幼珊
我是建國科技大學第一屆美容系畢業學姐-洪幼珊,也是目前采風醫美的傑出店長。很榮幸跟大家分享求職過程,在2008年正值畢業季,當時我進入職場面試從事美容的企業有「采風醫美」、「資生堂」、「佐登妮絲」,經過考量,仍選擇在中部住家附近工作,也熟悉這裡的生活,加上良善的教育訓練,以及未來醫美的展望,我慎重選擇「采風醫美」美容師的工作。
第一個月,充分學習醫美訓練課程,從肌膚構造原理、護膚療法甚至國際最新保養趨勢等課程,由總經理親自教授美麗的秘密、皮膚的保養智慧、臉部狀態的全新概念,一切從肌膚的底層開始,收穫良多。緊接著,進入彰化基督教醫院附屬采風醫美中心工作,在現場的學姐不止有學術上的專業,工作態度十分積極,熱情的將我介紹給同事和客人,讓我感受到大家庭的溫暖,很快的融入工作場合裡,相互支援,合作愉快的夥伴關係。很快的工作一年後,組織輪調,讓我晉升到另一個醫院去挑戰開發業績,開剛始跨出舒適圈,我很擔心在新的領域的陌生和挫折,非常害怕做得不夠好,資深的同事馬上就來幫助我,不斷開導我給予新的管理知識,加上正面的能量,成為我堅強的後盾,給我方向,引導和管理團隊。經過幾年的磨練,能夠獨當一面的我,奮戰到桃園的國際級敏盛醫院,每跨出新的領域都是新的開始,我能量滿滿。
回想我在采風醫美,一路從助理、美容師、顧問到店長,完整的升遷制度,每一關卡都代表著成長的肯定,團隊的積極衝勁,讓我看到更大的格局,全台灣27間現在大陸也有據點,持續跟著集團的腳步往前邁進,期許十年後的自己能夠更加成熟,也很感謝采風醫美有讓我發展的空間,我要大聲的告訴學妹們:采風是很棒的成長舞台,歡迎你加入我們,在采風你有無限的可能。
▲美容系畢業系友洪幼珊
▲吳董事長親臨 彰化基督教醫院附屬采風醫美中心視訪建國實習學生
<就業百分百 >艾宓緹時尚整體造型會館創業心得~美容系友徐玉芬
圖、文/美容系畢業系友 徐玉芬
我出生於台中市富有深具鄉土味和千年歷史古蹟的霧峰區老街,住於草屯,從小就讀幼稚園大班就面臨單親家庭與負債問題,當時家中做西藥大盤商因父親的不當經營,甚至到地下錢莊借高利貸,導致財務損失嚴重,更丟下二千多萬的債務而無情的離別,因此草屯兩棟社區別墅也嚴重遭到法拍而被強制驅離,連一餐五十元的便當錢在哪裡都不知道,在最無助的時刻唯獨回外婆家借住是唯一辦法,至少三餐能溫飽、不必在外受風寒,揹負債務打了長期戰,終於結束了五年官司,也因為這樣的環境造就我的毅力與自尊比一般同儕更加堅強,因為母親就只靠家庭美髮業維持家計,然而時代趨勢的發展與進步,使得家庭美髮的收入陷入危機,最後還以資源回收做為收入的補貼栽培我到大學畢業,如今繼續就讀研究所及創業,最後將歸功於我最偉大的母親與一路上幫助過我的師長及每一位朋友們,讓我成長很多,人要學會付出與感恩,不要計較別人給的多少,能夠付出的人才是有能力的人,一個人的肚量決定未來的能量。
我並不是一個很會讀書的孩子,我也並不愛讀書,國中時期的我時常考班上倒數前三名,每次就是一堆紅字,只有國文與英文低空飛過,媽媽卻對我微笑的說:「不錯阿!很棒了!妳還有進步的空間!因為妳很聰明!」,我傻了,她不僅沒罵我,更讚美我,瞬時讓我有種不好意思的心態浮現:「她這麼辛苦養我、供我讀書,我卻沒有好好回報她,總覺得自己很不懂事還讓她操心。」,直到就讀建國科大美容系後成績逐步升起,甚至前三名,參與競賽、走秀、創社團、擔任各幹部、活動及創業……等,稍有一番成績出來,才覺得自己有所交代。其實想不想成功的關鍵在於自己,勇於踏出第一步才有機會決定成功的可能,成功與失敗也在一念之間,失敗者往往替自己找無限的藉口,唯有成功者才會不斷接收無限的挑戰,那你/妳呢?準備好自己的未來了嗎?不要再浪費時間與青春,想想家裡的父母是如何努力、辛苦及咬緊牙根苦自己賺錢供你/妳讀書,也不要忘了他們對你/妳的期待與寄望喔!
建國科大美容系畢業之後,為學以致用,我毅然決然於2012年12月創業成立艾宓緹時尚整體造型會館,雖然一路走來如此艱難,但也因為在缺陷的環境中成長,而激勵出屹立不搖的決心與目標,正所謂「懸崖上的蘭花」,艾宓緹初早以英文命名即“Amy’s team”為 Amy的工作團隊縮寫即“A’ST”,也就是艾宓緹的來源。艾宓緹時尚整體造型會館,以專業、熱忱、活力三個理念,使每一位蒞臨的顧客都能感受到無比的尊貴,在教學範疇上更以專業與有教無類的精神引航每一位學員,以提升專業技能與拓展美容美髮產業在時尚界的新視野。更感謝建國科大美容系暨美容科技研究所吳佩玲所長/系主任,提供如此優美的環境好讓我能在此盡情地學習,還有培養一群一等級的師資教學,您們的用心與努力將創造出更多無限的可能與傑出的人才,創業將面臨一連串的考驗,我有信心接受挑戰,開創新的局面,這是我始終堅定的信念。
<陸生在建國>走進台灣 走進建國科技大學
文/北京聯合大學 丁言喬 圖/出版組
2013年2月21日,幾經周折的,我終於踏上離大陸僅僅一條海峽之隔美麗的寶島---台灣。
在飛機上透過窗戶,看到的這片島嶼安靜而祥和,心中依然升起喜愛之情。
走進機場,看著同樣黃皮膚,說著相同語言的台灣同胞,頓時感到既親切又陌生,毋庸置疑,台灣這一座島嶼與大陸彼此間有著剪不斷的深厚淵源啊!不僅僅是我,我想每一位北京聯大同行的同學們都想盡快走進台灣,接觸它,了解它。
坐落在彰化市的建國科技大學,當大巴駛進校園時,盎然的綠意撲面而來,瞬間旅途的疲憊一掃而光,深深的被學校的自然風光所吸引,校園裡高大的環道樹,還有許多不知名的花朵都生機勃勃的成長著。盡管那日天氣陰冷還夾雜著小雨,我們卻在下車後,立刻被建國科技大學師生的熱情所感染。接待老師幽默的談吐,學生幹部悉心的生活指導,消除了我們初到陌生環境的忐忑和尷尴尬,讓我們倍感親切和溫暖。
開學後,在導師的指導和建議下,我們都選擇了適合自己專業的課程,並到相應教室去試聽課程,不得不說,一些老師的課堂和教學方式都是我非常欣賞的,嚴肅而活潑。尤其是國際貿易理論與政策,看起來是個枯燥又乏味的理論課,但老師卻憑借豐富的知識內涵,調動地理歷史文化知識,對國際貿易背景和發展進行深入淺出的講解,引人入勝。課餘時間,我們走遍校園,格外喜愛學校的圖書館,一本書,一個安靜的角落,手捧香茗,就可以享受屬于自己的時光。還有食堂的特色美食,就算是早餐的壹片小小三明治,也能讓我感受到台灣人民樸實有濃厚的溫情。周末的時候,學校爲了豐富我們在台灣的生活,帶領我們去欣賞日月潭和阿里山的好風光。沐浴著日月潭的陽光,每一處景色都讓我們流連忘返,一路上歡聲笑語不斷。阿里山之行雖然伴隨著小雨,但我們在搖搖晃晃的阿里山小火車中,在雨中漫步山路,品味到別樣的阿里山風情,那時像一個冗長的故事,讓我沈醉其中。回程中在學校貼心安排下享受了一頓豐盛的晚餐,大家都盡興而歸。
在這僅僅兩周的時間裏,我感受到的台灣就像這裏溫暖的天氣一樣,包容不張揚,溫和舒適,連生活的節奏都慢了下來,心情總是舒暢而愉快的。
台灣,已經向我走來,正緩緩向我展開它的畫卷,等我去探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