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9
焦點報導
校園要聞
校刊專欄
綠崗風情
處室簡訊
上期電子報
首 頁
<我想大聲說出來>淨灘、淨環境,也潔淨我一顆「愛地球、愛家園的
文/國企一甲 服務學習英雄群
編按:國企系副教授林瓊香於100年10月7日建國百年的國慶日前夕,帶領國際企業系45名學生到芳苑鄉王功地區淨灘,並清掃漁港周邊河道,全班師生藉由參與生態環境維護的淨灘活動,學習尊重自然、愛護環境、親近鄉土、更愛台灣,並提供遊客享受優美的休憩環境。林瓊香說,本校學生「校外服務學習」至少四小時,向來是大一新鮮人必修零學分服務學習課程。為班上大一新生舉辦「王功生態體驗與淨灘服務學習」,以環保方式慶祝100年國慶別具意義。
王婉虹同學:「第一次在生態環境區撿垃圾服務,深刻體會不可以亂丟垃圾,會造成別人的困擾且破壞了美麗的環境。」
林玉雪同學:「去一趟王功後,不同的體會在生命裡成長,每件事情有不同的想法。中午用餐時,有國小學生熱鬧的用餐,以前在小學沒有這種感受,今天感受特別深刻。所以,珍惜每一天的時間,會有意外的收穫。」
莊庭葦同學:「千千萬萬別再亂丟垃圾了,造成許多人的負擔也造成地球上資源浪費!」「完成了我以前從未做過的事,沒想到幫助別人是多麼有成就感,看到小朋友及其他人的笑容,我心中想這次是對的!有時活動能不想參加我就不想去,而這次讓我體驗到原來社會上有許多默默的人在做這些,給大家鼓掌,也給自己拍拍
手,只要努力去做,我相信一定都做得到,即使做不好,至少讓大家看見,至少努力過。」
林岑真同學:「經過這次的服務學習,讓大家學習到不亂丟垃圾,可以使生活環境更美好;亂丟垃圾跟菸蒂,將造成自家環境的汙染,所以應該好好保護這個國家的環境。」
盧怡婷同學:「用餐時先讓小朋友取用,小孩子最大了,通通都要先讓他們,哈哈 ! 還滿開心的,用餐完之後分享了一些理事長小時候及過去一些有趣的事情 !」
蕭佳蕙同學:「當地的一位比我們年長的大哥哥帶我們去淨灘,他讓我感受到他對那個漁港的付出,因為他帶著我們去淨灘,他讓我感受到他對環境的維護很認真的在做,不管那個地方是否有點危險他只要看到垃圾就馬上下去撿,讓我覺得他對環境的維護做的很踏實。」
楊小詩同學:「大自然給我們一切的風景讓我們去觀賞,卻總有人不經意的就破壞了大自然,感覺真的很不開心。然而藉由這次的服務學習,讓我也能有份心來幫忙大自然〝重拾笑容〞呢!」「愛護與保護環境,大家都可以做到!只要不隨手丟垃圾,美麗的環境隨時歡迎你(妳)來觀賞!」「如果別人朝自己丟垃圾,我們會生
淨灘、淨環境,也潔淨我一顆「愛地球、愛家園的心」氣會有反應會表達自己的感受! 但海不一樣,它無法表達出自己的感受,因此更要疼惜愛護它。」
劉于甄同學:「全班變得更團結,也學習到如何照顧小朋友。服務學習很有環保的意義,淨灘服務的感覺真好。」
林靜屏同學:「讓我知道世界上有許多美麗的地方、我們學習到不應該亂丟垃圾,要愛護環境。」
賴秋而同學:「這或許是一生當中一次的淨灘活動吧!感覺好妙喔~下次還有機會,我還會想來參與。」
詹宛庭同學:「小朋友都很活潑好動!相處的也還不錯啊~看到他們活潑的樣子好可愛!感覺小時候的自己也是這樣的!」
柯婕妮同學:「要好好的保護生態環境,不然以後就會看不到很多不同的生物。」
黃懿愉同學:「一個人的一個小動作可以破壞環境,也可以一個人一個動作使得環境得以永續保存,這次的服務學習真的讓我深刻的體會到亂丟垃圾是一件令人感到非常可惡的動作。」
黃依涵同學:「服務過程,我面臨到撿不完的菸蒂,當時有想視而不見,但是想到我是來服務的,我就必須完成我今天的任務。抽菸就已經危害自己健康了怎能連環境都得被危害呢?」
徐問哲同學:「王功人,一點一滴的打造屬於自己的故鄉。我體會到服務是一件不簡單的事!」
吳宗憲同學:「海邊是個約會氣氛佳的地方或是放煙火景觀好的地方,但是垃圾也要隨身帶走,我看到一棵仙人掌的植物,根本看不到身體只看到一層層垃圾附在上面,感觸很深。」「看到大家一
起淨灘向心力更凝聚了,我最大的改變就是不再害羞了,對人也更溫柔細心了。」「經過了這次的服務學習,雖然班上不太愛講話,但是心已經融合在一起了,不用講也知道要做什麼事,假如還有下一
次班上的團體活動希望能把班上變得更像一家人一樣。」
陳莉貞同學:「跟全班同學一起出去志工服務的感覺很開心也很特別!」
洪心于同學:「看到髒亂的漁港被我們這麼打掃後,有一種很開朗明亮的心境。服務不是為了誰,而是為了改變王功漁港的美觀。」「看到大家團結合作,自己也有付出一份心力,覺得這比什麼都可貴!」
林雨蓁同學:「我發現原來王功是這麼美,人情味這麼深厚的地方,我住附近,但我從來沒有這樣看過王功,發現王功的美,藉由這次的活動,讓我認識王功,原來我的家鄉有這麼美的地方,其實很多美的地方,就缺少發現,到處都可以是美麗聖地,王功好棒!」「這次的活動中,有很多在課堂上學習不到的地方,也讓很多不是住彰化地區的人,認識王功的美麗,讓我們班更熟悉,彼此更認識,這是老師辦這活動真正的意義,未來,希望有更多這方面的活動,讓我們國企一甲更團結、更有向心力。」
池信穎同學:「我覺得經過這次的淨灘,不但能讓環境變的更加美麗,而我也從中感到成就,讓我能看到一個燦爛的生態環境,有機會的話,不妨大家來試試淨灘之美。」
吳佳琪同學:「希望從現在開始我們要好好守護這個地球,好好對這個地球負責任。也終於明白原來我們是這麼不關心地球!」
林佳蓉同學:「自己也是鄉下小孩,到了王功感覺它和我特別親近,喜歡它的風俗民情,看村民們努力讓自己的鄉村發揚光大,那種熱誠很讓人感動。」
張秋惠同學:「能到海邊撿垃圾呼吸新鮮空氣是一種享受也是一種學習,能放鬆自我,也能學習到人與人之間的互相及合作精神,這就是學習的一大目地」
吳佩陵同學:「我們真的要好好愛護環境,因為大自然是跟人類息息相關的、相互共存,應該要做好環境的整潔工作、不浪費資源。我想說非常謝謝學校的安排,能夠讓我來到這個美麗又
寧靜的地方。」
陳靜妤同學:「大自然維護不是只有一個人的事,而是大家的事,只要你撿一個、我撿一個,大家不要亂丟,就可以讓大自然更加乾淨美麗」
陳嘉琳同學:「大學的第一次服務學習是去王功淨灘,還有陪同南郭國小的三年級小朋友了解王功的生態環境,這麼豐富、美好的環境需要好好的維護下去。」
趙冠霖同學:「到了海邊淨灘,整個人就很輕鬆也蠻自由自在的;也讓我體驗到不亂丟垃圾原來沙灘可以這麼美」「我喜歡帶小孩子,因為看見那些小孩子能放鬆我所有心理的羈絆以及憂
慮」
尤俞萍同學:「學習到團隊服務、社區服務,開始會注意身邊的垃圾與資源回收。不再只貪圖方便亂丟垃圾。」
江筱媛同學:「很高興有這次服務學習的活動,藉由服務學習的活動讓國企一甲的同學們為社會服務,讓大家知道我們必須要好好愛護這個大自然,如果沒有一群愛護自然的人,就不會有這麼美麗又乾淨的海岸給大家玩耍,而且這次老師幫我們分組讓我們增進對於班上同學彼此的熟悉度,如果下次還有這種機會我舉雙手贊成再去
一次王功。」
羅丞竺同學:「平常的我們都是接受別人的服務,這次可以由自己服務別人,真的很開心。」
王佩雯同學:「當你亂丟垃圾,即使只是一張薄薄的衛生紙,都會使環境造成髒亂。體會到原來愛護自然生態環境很重要。」
還記得嗎?那一天,我們一起去淨灘!
<你真的很了不起>多孔性介質散熱制動盤通風碟
圖、文/機械系暨製科所 蘇宏明 老師
專利名稱:多孔性介質散制動盤通風碟
本專利運用制動盤通風碟嵌入金屬多孔性介質,結合強制送風散熱系統達到理想之煞車效果。車輛之制動盤通風碟,為提高煞車效率就必須提高制動盤和煞車碟片的摩擦力,但是車輛遇到連續下坡或緊急煞車的情況時,因連續摩擦所產生的高溫,相對的制動盤溫度提昇會形成煞車打滑或咬死現象,所以制動盤必須加強本身的冷卻能力。針對傳統車輛元件之制動盤通風碟(如圖一所示),現有車輛制動器的通風碟在沒有嵌入金屬多孔性介質及強制送風情況,使用自然的對流風其熱傳效率及紐塞數,經實驗結果分析如下:
車輛時速愈低,踩煞車因摩擦所產生熱量應較低,但經通風碟所產生之對流風熱傳效應後,經測溫點所測得溫度反而比時速較高的溫度還要高。乃因轉速較低通風碟產生的自然對流風對流效應低,
相對熱傳效率也低。
車速愈高其通風碟產生的自然對流風對流效應及離心浮力效應相對也跟著愈高,但熱傳效率並無法按通風碟轉數比率級數提昇;在沒有強制對流風情況下,無法明顯且有效降低溫度。車速較低在沒有強制對流風情況,其熱傳效應較差,壁面溫度較高。尤其車輛在連續下波路段,車速較低又不斷踩煞車,通風碟溫度陸續升高,不
設法提升熱傳效率是相當危險。
本專利將研發最新之設計和製程,以選擇多孔性介質之通風管道的車輛制動盤(如圖二所示),增加散熱面積,並在強制送入空氣流率下,促使高流量以提升制動盤內流道冷卻空氣流體與固體之間熱交
換效率,提高散熱效果,增加煞車效率。
傳統制動盤通風碟
多孔性介質散熱制動盤通風碟
<遇見老師>專欄 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專訪美容系李秋燕老師
圖、文/美容系林玉惠
在新學期當中,生活科技學院美容系來了幾位新老師,為了深入了解新老師的想法,我特以採訪方式來讓大家熟悉新老師,李秋燕老師是其中的新老師之一。
秋燕老師的外表讓我感覺非常親切、很有安全感,不管有怎麼課業困擾或是未來生涯發展方向問題,還是想學習美髮相關的課程,李老師都能一一回答我所需要的答案。秋燕老師認為自己對成功的定義是“不斷增長知識見聞、努力求知學習",因為每一年的流行資訊都會有變化,所以不能在原地學習,應該要不斷的學習不同的技術,並吸收不同的流行知識。她認為就算從大學畢業後,也要讓自己進修,為了讓自己技術更上一層樓,她獨自一人出國進修,雖然在國外學習很孤單,但能讓自己專注在專業技術上學習。
秋燕老師認為在國外進修可以學習到不同的技術方式,同時,在國內也可以學到更好的技術、知識, 只要讓自己不斷學習、累積經驗,這樣才有能力可以接受挑戰!
在未踏入建國科大美容系之前,秋燕老師有遇到很多不同的學生,也有不同的學習狀況,秋燕老師表示,學生學習到該有的基本功,自己必須投入更大的耐心、花更多的時間去教導。上美髮課時,她希望大家能參與到上課的內容,並且要求學生不能只光用看的、筆記,必須要動手學習,這才能讓自己學到技術!曾遇到有學生學習能力非常慢,用了很多不同的教學方式,花了很多時間、耐力,最後學生在術科方面上表現非常優秀!
在教學過程,秋燕老師會因應學生學習能力不同而調整腳步,其最初的想法就是希望學生把技術基本功打好,才能應付不同的挑戰,她認為學生該有的態度不可以有三分鐘熱度,要認清自己想要的目標,有目標才會有動力,讓自己去學習,這樣在學校所學習到能讓自己留下更好的條件。因為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所以要把握當下,不要讓自己錯過良好的學習時機。
秋燕老師的未來規劃是出版專業美髮書籍,她覺得自己累積很多教學經驗、專業技巧,希望能將所累積的想法、技巧…等,濃縮成一本滿滿精華的美髮書籍,目的是將豐富的經驗傳承給想學美髮,卻不知如何學習的人。訪問過程當中,我發現當老師不只要有好的
表達能力,而且要有很大的耐心去教導,才能讓學生明白自己該學的是什麼,但秋燕老師讓我明白,不管你對哪方面沒興趣,該學習的就要去學,因為這是學生該有的學習態度!
遇見李秋燕老師 (右)
李秋燕老師傳授美容課研習情形
<燈下小語>難忘的「燒(焢)土窯」
文/董事會 黃敏雄
上週日訪友,路過芬園鄉境的路旁,看見有農戶一家人和樂地在屋旁休耕的稻田裡難忘的「燒(焢)土窯」,吸引筆者停車駐足觀賞好一陣子,並回想兒時燒(焢)窯的往事。「燒(焢)土窯」是早年農業社會時代,鄉下人(尤其是孩童)在欠缺零食情況下,想出
來的鄉土玩藝兒。首先是取來大塊的田土,從下往上推造土窯,然後以乾稻草或樹枝取火,等待土窯燒得內外通紅時,再掏出剩餘的柴火,把地瓜、玉米、魚蝦放入窯內,接著迅速把土窯上下通氣口完全封閉,讓燒紅的田土悶熟窯中食物,約經一個多小時窯土窯悶後,便開窯小心翼翼扒開田土,找出燜熟的食物,高高興興的圍在一起享受大家同心合力燒製的野味美食。
童年的時候,家的後門口就是稻田,再過去不遠處就有一塊自家的菜園地,種植地瓜、蔬菜。每年的地瓜成熟時,正巧就是稻田休耕期,童伴們便相約兵分三路,一組人在稻田裡搭造土窯;一組人在大圳溝捕魚;筆者則領一組人在自家的地瓜園挖地瓜,然後會合在稻田裡焢土窯,人人大快朵頤一番。每年稻田休耕季的假日,都
會樂此不疲地度過燒(焢)土窯快樂的時光,直到有一次出了狀況,才為童年燒(焢)土窯的快樂日子劃上休止符。
那一次,負責挖地瓜的不只是筆者,還有比我大五、六歲的屘叔聯手出征,目的地仍是自家的地瓜園,自以為識途老馬,可以駕輕就熟把一切搞定,沒想到挖到一半,突然耳邊響起如雷的一陣咆哮聲:「×你娘,誰在偷挖番薯?夭壽死囝仔!」猛地應聲抬頭,看到地瓜園的另一頭有一個氣急敗壞的白髮老頭,一面揮拳、一面滿口
三字經,連跑帶跳地衝過來。筆者站起來定神一看,這可不得了,暴跳如雷的老頭不是別人,正是屘叔的老爸,筆者的阿公「啊!」阿公驚叫一聲,好像看見了外星人,一陣目瞪口呆之後,才又大聲叫罵:「原來是你們兩個死囝仔!」筆者與屘叔驚嚇之餘,本能的拔腿就跑。「好膽麥走!你們二個內賊!」我們跑得很遠了,仍然可以聽見阿公在後面追趕的叫罵聲不絕於耳。真如喪家之犬、驚弓之鳥一般,筆者與屘叔竟不約而同傻傻地直奔回家,然後分開各躲各的,大禍臨頭時,也只能各自逃命了。筆者匆忙躲入父母親房間的大「紅眠床」底下。屘叔可能手腳不及筆者靈快或是藏錯地方,沒幾分鐘的光景,就聽見房間外屘叔被阿公逮到修理的哀叫聲。知道內情的母親,也急得陪著躲在房內不敢出來,筆者更慌得有如世界末日來臨,不知如何是好,因為阿公的脾氣是領教過的。最後全虧祖母的救援,她發揮「八百壯士死守四行倉庫」的精神,一直堅守房門口,不讓阿公越雷池一步,一方面又苦苦求情,才逃過此劫。當然,那一次焢土窯是泡湯了,而且也成了絕響,但在小小心靈裡,一直百思莫解,自家人挖地瓜烤吃,阿公幹嘛生那麼大的氣,還狠狠修理屘叔一頓呢?據後來祖母說:是因為阿公早就發現有小孩偷地瓜,曾對鄰人發誓說:如果讓他捉到賊小孩,一定會給他們的父母好看!他老人家萬萬沒想到賊小孩不是別人,正是他的兒子與孫子聯手幹的好事,令他顏面盡失,也就難怪他老人家要大為光火,搞得全家人仰馬翻了。
燒(焢)土窯糗事距今已是近一甲子前的往事,祖父母也已先後作古多年,但此事仍記憶猶新,也隨著年歲的增長,現在也能體會當年阿公發的道理,因之每年的清明節上墳祭拜想起此事時,仍會內心對阿公說聲「對不起」,以及對阿嬤的當年挺身救難之勇,再次說聲:「謝謝您!阿嬤」。
焢窯樂,樂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