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2
焦點報導
校園要聞
校刊專欄
綠崗風情
處室簡訊
上期電子報
首 頁
<燈下小語>七十始知己無知
文/董事會 黃敏雄
中國著名的現代水墨畫大師李可染先生,他的藝術成就普受國人的肯定後,仍自謙說自己讀書少、學習不夠,髮已白了,感覺自己還是個小學生;又說自己不是什麼天才,只是因困而知之。七十大壽時,他自己對藝術歷程作了總結鐫刻「白髮學童」和「七十始知己無知」兩枚印章,其治學的嚴謹及終身學習與自省的精神,令人敬佩並值得傚法。
茲謹借用其「七十始知己無知」為題,報告二、三件無知事做為筆者邁入七十歲後的首次自我告解與反省,也獻予讀者大人分享並指教。
首先報告的的七十始知己無知是:約半年前因多年的橫向、猛力刷牙,導致牙齒外層琺瑯質刮傷受損而吃冷熱食感覺疼痛,就醫後經牙醫師指點,始知是觸犯「刷牙方法不對,倒不如不刷」之戒律。今雖已修補傷牙回春,但仍對自己活了快一輩子才知正確的刷牙之道而感到羞愧,讀者大人,您說筆者是不是個笨蛋?(詳情得見建國校刊第228期〈牙事知多少?〉乙文)
其次報告的第二件無知事是:「自省道歉平代溝」憾事。代溝者,父母跟子女兩代間之思想與觀念的差異也,它是時代變遷,世風日下社會道德感、人生觀的落差以及家庭、學校、社會「德育」之連環失敗的產物,也不知害了多少家庭因代溝鬧得紛紛擾擾。很遺憾,吾家也有代溝問題,先父因受早期日本教育的塑造成以父權與大男人主義治家與管教子女,自然與受中華文化儒家忠恕仁道與西方自由民主風尚薰陶的我們產生代溝。記憶中,從小到大,我們都非常敬畏父親,甚少跟他親近或談心什麼的,以致父親晚年,筆者未能好好多陪伴他,今日想起仍非常懊悔、自責與愧疚。輪到子女長大因社會民情變化更迅速,自由開放風潮更氾濫,代溝問題更是如脫韁野馬,踐踏傳統的倫理,家家都有難念的代溝經。吾家孩子本性善良,但因成長期適逢在嚴祖與單親家庭裡,缺少和樂,加上筆者因父兼母職的責任感壓力與過份全神投入職場的付出,對子女管束多,體貼關懷少;孩子感受不到應有的父愛親情,因而在身心上烙下不可磨滅的代溝傷痕,導致長大後常會因生活上瑣事而挑動代溝傷痕造成雙方不悅與隔閡,真是傷透腦筋也束手無策。今年初有緣閱讀到〈從容而行.笑納人生〉善書所言:「多誦佛經能消業障、開智慧」的感化與「勇於反省認錯與寬恕讓步,乃是化解代溝為家和的最佳不二法門」諍言的鼓勵,於是在某天晚餐後,筆者邀請孩子們到房間閉室促膝而坐,很心平氣和告訴他們最近閱讀善書的心得,並且很誠懇的自我反省這些年來的家裡種種,並且對當年因不得已的離婚與過份投入職場,疏忽關懷家人所造成的傷害表示認錯與道歉,並且希望從今晚開始,一家人要更有相互的關懷心、包容心與無怨無悔地互信與和氣相待,並願以身作則把過去不愉快的事情全部忘掉,重新開始修補,重新認識自己,也重新認識彼此,大家齊心相扶,好好珍惜未來的新日子…,在筆者聲音近乎哽咽的同時,孩子們也點頭表示同感與願意重新開始,就因此託善書的感悟與福蔭,多年的代溝傷痕獲得撫平,一家人情感與家庭和樂也更趨向優質。在受益良深,興奮萬分之下,仍十分後悔與自責,為何沒有早早如此做,而自我作繭、困頓無奈多年迄今呢?真是天大的不應該,讀者大人,您說筆者是不是自討苦吃?
最後報告的第三件無知事是:「視若無睹誤七年」蠢事。怎麼說?話說今年十月筆者在花壇三春老樹土地公廟結緣善書桌上取得一本〈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導讀〉回家恭讀,經翻閱瀏覽淺嘗,發現全書註解剖析入微、詞理超妙,所引事例,條理完密,但再細讀,就深覺字義浩瀚、辭意深廣,不易透徹了解其真諦,故而時常翻閱細嚼,尤其對〈心經〉本文,更是每日早晚各恭讀一遍。此〈心經〉全文只不過才260字,但是字字深奧、句句深妙;字裡行間更是蘊藏著無窮的文字義理與啟發性深意,一時無法體悟,真是傷腦筋。想起古人嘗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以及教育兒童讀書「先求熟讀,不急求懂」之法門,也就不先求懂字義,先求把〈心經〉讀熟,每天早晚各朗讀背頌一遍,背一句算一句,如此每日漸進背誦近把個月的努力,如今不但會默背全文,也自然略懂其義,但就是因慧根不夠,尚無法默記何謂「諸法」、「無眼界」,何謂「無無明」、「深淺般若」;何謂「苦集滅道」、「四大聯槃」之真諦精髓…,也罷、也罷,尼泊爾有一句諺語說:「世上美好的東西,都要慢慢來的。」就先慢慢不心急,再繼續「細讀、精讀」祈能勤以補拙,達到參悟與躬行的境界吧。就在日前終於能背誦〈心經〉全文當日,慶幸自己年紀七十,頭腦記憶力尚OK,而且因誦讀〈心經〉助益心靈上的淨化與智慧的啟迪,進而對彰顯於外的「人生的價值」-透過服務、奉獻、犧牲、提升成為使命,與蘊藏於內的「生命的意義」-經由學習、成長、突破、不斷超越自我之生命兩大座標的覺悟與感化有所提昇而高興之際,突然無意中發現每天出入的自家廳堂門楣上,懸掛一幅2尺╳3尺的湘綉荷花圖匾額,而上頭也綉有〈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全文,文字清晰可見,直讓筆者既驚奇又意外,更恍然悟到此匾額在當年廳堂大整修後就懸掛至今已有七年之久,為何一直沒有看到〈心經〉在門上,也沒有想到要去誦讀,而能早日洗滌心靈,從心靈的覺醒中而有助早日落實「從容向上向善而行」呢!這種對廳堂上的〈心經〉視若無睹誤七年的疏忽,不正是天大無知之事嗎?親愛的讀者大人,您說筆者是不是目光如豆加愚笨呢?南無觀世音菩薩,恕罪啊!(100年11月27日初稿)
<建國科大發明展>腳踏車外掛式增力系統
文/自動化工程系 詹福賜 圖/機電光系統所 許書特
本創作鑑於傳統腳踏車在行駛時,騎士分別以左右雙腳間歇性的利用曲柄(腳踏板)施以扭矩,當曲柄與施力方向垂直時扭矩最大,當曲柄與施力方向平行時扭矩最小。以曲柄角度為橫軸且以扭矩為縱軸,則曲柄角度與扭矩的關係如圖1所示。在輸入與輸出之間增設彈簧儲能器時,當腳踏力大於彈簧力時會壓縮彈簧而儲蓄力量,又當腳踏力小於彈簧力時會釋放所儲蓄的能量,其效果如圖2所示。圖中陰影的部分其面積約為白色面積的1/3,因此,最適彈簧的選擇可達到30%的省力功效。
以上是基於降低力學突波須採用力容器的原理,氣容器可降低壓縮機壓力突波,電容器可降低交流突波,水容器(水塔)可穩定供水等等都是同樣原理,洞庭湖之於長江下游的供水亦同。
特點:
1.其效果是必然的,其改善梯度因彈簧的選擇而定。
2.本增力系統可應用於向前踩踏及向後踩踏,因此前踩後踩自行車都會往前走。
3.此增力系統除了具有增益效果外且含有減速或增速機構,因此具有減速或增速效果。
<我想大聲說出來的話>堅定挑戰困難的毅力和勇氣~一位美容系學生的成長之路
圖、文/美容系三乙 林哲銘
來到建國的這幾年來,我覺得我獲得了很多,也遇到了不少貴人,我很感謝秀勤老師及麗櫻老師,還有張培新老師,及感謝我的好朋友,因為他們讓我的大學生活有了一點點的不一樣,以前我常常錯失機會,但是現在真的都改變了。
高中時,讀書並沒有目標,雖然我讀的是美容科,但並不知道我喜歡的是甚麼,高三那年,得到了一個美髮儲備選手的機會,開始了我喜歡美髮的動力來源,但是我並沒有好好把握這個機會,就讓這個機會給流失了。
記得大二時,遇見了黃秀勤老師,我很高興遇見她,因為她讓我建立了對美容的熱忱,認識我的人都知道,美容一直是我的罩門,我真的不喜歡,但是秀勤老師很仔細的教導我們、很認真的指導我們,雖然我做的不好,或是一直去請教她,但她從來都不會感到厭倦、厭煩,考試前還一直給我們鼓勵加油,秀勤老師真的是我在建國遇見的一個貴人,我準備美容乙級時,我幾乎每天都在畫紙圖,畫到考試前一天還在畫,每次練習完,都一定要了解優點、缺點,老師說不好,就馬上改進,循序漸進中的練習,最後我考到了就讀建國以來的第一張乙級證照。
最近,我報考了美髮乙級,認識了黃麗櫻老師,她很親切,人很nice,每次上課就一直把她在歷年來教學中學生所遇見的問題告訴我們,以最簡單的方式讓我們在美髮乙級著手,當然不是老師教過就好,我還是會利用很多時間,借美髮教室,不斷練習,讓自己保持在熟練的狀態,多利用時間練習,終於讓我成功的考取美髮乙級,很開心努力是有代價的。過去在高職時,也有學美髮乙級,但是都沒認真努力過,這次會有決心,主要是因為看見很多同學,在高職就有乙級,很羨慕他們,所以開始了奮發向上的精神。俗話說的好,「當上帝關起了你的一扇門,祂必為你開啟一扇窗」。
在建國,我也參加了系學會的幹部,在系學會中學會了很多東西,學會了如何管理、規劃,當然也認識了不少朋友,記得我們系學會團隊中舉辦了一場迎新活動,中間籌劃時常有爭吵,但是因為張培新老師的支持與鼓勵,大家很努力團結的完成,也看見學弟妹們開心的表情,我才發現這是我想要的,我覺得快樂不是一個人快樂就好,而是大家一起喜悅的那種氛圍,這正是所謂的團體生活,謝謝各位第8屆美容系系學會幹部。
大三了,轉眼間就要大四了,現在的我接下了畢委會會長這個重責大任,我接下來的目標是將102級的畢業展演做到最好,我們這屆的同學都很棒,很有想法,我很期待我們之後的畢展合作,我相信我們一定能創新,改變以往風貌,請大家拭目以待。建國科大三年來多采多姿的生活,開啟了我奮發向上的企圖心,也更堅定挑戰困難的毅力和勇氣,相信未來的生涯發展將是充滿著希望和生機。
參與義剪活動,學習成長之路
全體工作人員與系主任、指導老師合照
<建國學子之光>建國科大主辦第27屆全國綠崗文藝獎徵文揭曉,散文類第一名由福建省廈門理工學院來校交換學生王恬妮獲得,作品名稱「閱讀‧立冬雨夜」
文/福建省廈門理工學院 王恬妮 (建國科技大學 工管三甲)
編按:由建國科大主辦、全國59所策略聯盟高中職學校協辦的第27屆綠崗文藝獎,於2011年10月起舉行,並於2011年12月31日截止收件,其間共收到175件作品(內含新詩75篇、散文85篇、小說7篇、極短篇8篇),全部作品經以匿名方式各交由校內5位國文老師交叉評審後,得獎名單公佈如後。
另,評審會一致決議,小說7篇、極短篇8篇來稿較少,作品內容鬆散,得獎從缺。
得獎作品將刊登於42期建國青年。惟這一期的校刊,我們很高興先挑出散文類第一名作品、也是來自福建省廈門理工學院來校交換學生王恬妮得獎作品,名稱「閱讀•立冬雨夜」,願與大家分享。(出版組)
你我都還是孩子,我們每天都可以把頭天寫的,認為美的東西扔掉。我們還得試驗、學習、等待,歌德也寫過他不願再提的東西。”——海塞 很久沒有提筆了。在那個青蔥的中學時代,在那些聆聽花瓣灑落的午夜,我曾那麼執著地與文字熱戀著。而當生命中的愛漸漸伴著詩人憂傷的夢魘沉眠,我的文字,她也慢慢開始害怕那些刺眼的目光和自己逐漸沉寂的心。
直到那天,立冬的雨在溫暖的語言與文字下竟融化了她冰封的心,即便有時我的她是那麼的稚嫩。現在的我依然想讓我十九歲的青春裏多停留一些值得回味和懷想的文字,與更多的人分享我的感受,更重要的是在文字中找尋和審視自我,閱讀心靈。
從九月來台至今已三月有餘。我印象的臺灣是一片融入了各種文化碰撞與歷史跌宕的熱土,總是散發著厚重的人文氣息。從余光中的思鄉情濃,席慕容的溫婉憂鬱,張愛玲的風華絕代一直到C老師的謙和儒雅,或許也讓我奢求在這大美之中尋求一點點的靈感與智慧。今夜,我的她無眠,欲從民國一百年的那個立冬雨夜開始同你說起。
那天下了中文課後,和藹熱心的C老師熱情地邀請我和G還有L一起共進晚餐。一間不大卻精緻的餐廳,有個溫暖而柔軟的名字“閱讀”。溫柔的燈光透過五色的玻璃燈罩折射出別樣的心靈悸動。一位素昧平生卻如此真誠與平易近人的良師,三個年輕著、執著著、也迷茫著的我們,當青春與夢想,現實與未來,愛與感動在那些文字和語言中深情相擁時,我的心不再是緊鎖的窗,她從睡夢中醒來試圖尋覓青春蔓延的痕跡,在寒冷的困境中踏雪尋梅。那夜,初冬微涼的雨打濕了我們的發梢,溫情的聆聽與訴說也模糊了我的眼睛。
那是一個關於愛的故事,如春蠶之無私,如秋葉之靜美。多年以前,也有那麼一個令人仰望的人出現在C老師的生命裏,他是他的良師,教會他在千年的經典和宇宙間找到學術和人生的命題;他是他的益友,與他在簡單和純粹的理想中默默地開創那繁華之外心靈的桃花源。十年生死兩茫茫,渺小而偉大的巨星隕落于黑夜之時,也永遠地留在歷史的星河中,熠熠生輝!老師影響了他的一生,簡單而純粹的為人處世,平和而睿智的生活。
在此後與C老師的接觸和學習中,我也在他循循善誘的教學和不辭辛苦地為我們奔波中看到了他恩師的影子。大愛無聲!是您讓我的臺灣之行乃至人生變得不再一樣,讓我也試圖用心去感恩。感謝出現在我生命中的你們,親人、老師、朋友和只有一面之緣的人,在我最需要你們的時候用愛滋潤了我即將乾涸的心。於是,我的心和文字不再需要冷漠和虛偽的面具,將開始在青春的旅途中自己探索人生的價值和傾聽內心的聲音,勇敢地去擁抱愛與生命。
海塞說“你我都還是孩子,我們每天都可以把頭天寫的,認為美的東西扔掉。我們還得試驗、學習、等待,歌德也寫過他不願再提的東西。”所以,請原諒我粗淺的文字無法表達對您無限的感恩和崇高的敬意。或許,即將離別的我們會在海峽對岸帶著您的期望和祝福努力去踐行您的人生哲學。多年之後再聚首時,但願我們的成長會讓您欣然莞爾。
其實,過去的十幾年裏,很多重要的決定總是在一席長談之後做出,它們就如同璀璨的星辰在我人生暗河中指引方向。我也曾有過很多敬佩的人,是現實中抑或是精神的領袖,卻究竟沒有在現實生活中找到一個真正的標杆。並非是我自命清高,而是我覺得每個人在自己的生活圈中都是智者,都或多或少都隱藏著鮮為人知的智慧和感動。而我所要做的就是不斷地去向你們學習如何經營人生,收穫精彩。我也將用我微弱的力量去溫暖更多需要幫助的他們。
老師說也許我適合做與人交流的事,我不曉得自己未來是否有足夠能力用行動與思想讓別人受益。做一名老師是一件很神聖也很難的事,需要時間與知識的沉澱,更需要真誠的態度與博大的情懷。我父母親是如此,C老師亦是如此。但是,無論今後如何,我想說的是,因為有您和你們的存在,讓一切的一切有了可能與希望,也讓我有了足夠的勇氣和信念去面對任何的挑戰與苦難。未來的道路註定是漫長而艱辛的,但生命的美又正是在於它的未知,不是嗎?
李安說:“真誠的心感動世界。”今夜,我帶著一顆最真誠的心,讓我的文字與你也與我自己交談。願我能不斷傾聽內心的聲音,做自己想做的事,在閱讀和生活的書本中感悟大千世界的真諦。你們的愛還會源源地不斷的流向我,我知道。而我也會盡我所力燃起更多的希望,漾起更美的微笑。
我很幸福,因為一路有您,因為一路有你們!
第二十七屆綠崗文藝獎得獎名單
組 別 名 次 學校班級 姓名 得獎作品名稱
新 詩 第一名 進專企管一甲 蔡玫真 在杉林溪的雲端漫步
第二名 國立員林農工園藝科二甲 陳怡嘉 曹操詠
第三名 產攜二專一甲 黃培倫 囚
佳 作 資管二乙 邱景憶 電視
佳 作 清傳高商 商二仁 簡吟真 裂
佳 作 清傳高商商二仁 羅于晴 漫步秋林
散 文 第一名 福建省廈門理工學院 王恬妮 閱讀‧立冬雨夜
建國科大 工管三甲
第二名 精誠中學高三.七班 許景惠 成功與初衷
第三名 進專企一甲 陳彥同 張飛要出來了,別害怕!
佳 作 電子二丙 蕭志浩 聲與動的建築師-麥可傑克森
佳 作 精誠中學高三.七班許景惠 賽德克巴萊-文明,野蠻
小 說 從 缺
極短篇 從 缺
廈門理工學院蒞校並與該校在建國科大之交換生及社團合影
<藝術在建國>『原形異象~游守中 局長油畫創作個展』在建國盛大展出
圖/出版組 文/藝術中心 林清鏡
建國科大美術文物館四月份邀請南投縣文化局游守中局長舉辦『原形異象~游守中油畫創作個展』,游局長1965年出生。藝術成就非凡學經歷豐富完整,並參與國內外聯展百餘次,曾任南開科技大學文化創意與設計系專任助理教授、2011 借調南投縣政府文化局任局長一職。行政院中區聯合服務處婦女工商諮詢委員會顧問、南投縣玉山美術獎評審委員、南投縣第二屆駐縣藝術家等要職。
游局長的作品,他的風格就在於追求原形與異象,感性與理性相互和諧的境界中,敘述對自然的感受和幻想與見解。游局長除了繪業執著而多元化之外,其為人熱忱爽朗、落實風趣,謙恭親和。因此,同道多視其為甘草人物,也是坦承砌磋的好伙伴,在互相勉勵鼓舞的融和氛圍中,創作不斷,其成就極獲肯定。
3月2 9日(四)上午10:30開幕式當天,會場上擺了許多祝賀的花籃、賀詞,就連副總統吳敦義都贈送花籃來祝賀,並穿插一場音樂的饗宴由彩虹樂團吳陸光建築師、貓魚合唱團潘憶蘅、蕭璽老師演出,現場有美妙的樂曲流動,一同參與的同學們聽見如此精湛的演奏,各個贊嘆不已,黃校長聽完吳陸光建築師的演出, 還讓大家搞不清楚他究竟是建築師還是音樂家。建國科技大學雖是個科技學校,但是卻很重視人文的陶冶、學生人文素養的提升,而在學校的校園建設方面我們做了許多的努力,希望把學校便成一個非常適合學生們學習的園地,這個空間提供給許多台灣知名的藝術家展出,不僅學校的師生受到人文氣息的受惠,彰化地區的鄉親也更是如此,感謝各位藝術界前輩的協助,才能使建國科大美術館有這般美景。
接著南投縣青溪新文藝學會創會長寧可老師風趣的說,他全心投入藝術創作,慢慢的融入到我們藝術社會,他從一個小朋友慢慢的做到一個地區的領導者,這些是非常不容易的。另外南投美學理事長姚淑芬老師特別說到,在台灣有這麼好的場地,給我們機會來這裡參觀是非常榮幸的,游局長在兩岸甚至在過外也非常有名,不僅帶動南投縣的風氣也因為有大家的努力才有機會在這邊展現。
最後游守中局長:『二十多年的創作路程,深覺「藝術需要形象,需要技巧,但更重要的是心靈的感情,一種勃動的生命力,一抹富有自信的色彩,繪畫不在於求「形象」而在於表現「意境」。』此次在建國科大美術館展出70餘幅精品,對原創性的遊戲,著重於裝飾意味中脫繭而出,構圖嚴謹,追求光的探索、色彩均遊移,筆觸的鮮活、變化增強、意象分明,作品已然呈現化境,增加了視覺觀感的迷離奧妙、心眼相隨,令人神往。定能讓師生及愛好藝術者能欣賞到油畫的奧妙。產生心靈的共鳴。展期從即日起至4月20日止,希望喜愛者蒞臨建國科技大學藝術中心共襄盛舉。
游守中局長與黃燕飛校長合影
南投縣文化局游守中局長蒞校舉辦『原形異象~游守中油畫創作個展』,開幕式與來賓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