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6
焦點報導
校園要聞
校刊專欄
綠崗風情
處室簡訊
上期電子報
首 頁
<藝術在建國>惜墨~林欽賢2016創作巡迴展
文/藝術中心林清鏡 圖/出版組
人聲鼎沸、眾星雲集,南胡莊雅玲老師與古箏蔡幸吟老師的樂音緩緩奏起~
2016年5月6日下午三點是「惜墨~林欽賢2016創作巡迴展」隆重的開幕式;林欽賢教授是國立台灣師大美術研究所藝術學博士,長久以來致力於藝術的語言,凸顯台灣人文之特性,為了開發繪畫的可能性,深刻地研究繪畫的材料與技法知識,更不斷觀察、感受人的生命力。
展覽會貴賓之ㄧ建國科大吳董事長在致詞時表示,看林欽賢教授豐富的油彩畫以及精緻的素描草圖,其人物的動作與表情真是細緻。
陳繁興校長於開幕儀式致詞表示,林教授在館內展出的畫作大都為人物畫像,令人讚嘆的技法與精緻的細節,人物皮膚的色彩、頭髮的細部線條,花了大把的時間創作而出的作品,是現在許多學生應當要學習的。
國立美術館蕭宗煌館長說,當代的藝術家甚少能對自己如此苛刻,林欽賢對於人物真實又深刻的描寫,一一展現在今日的展場之中,繞一圈你可以完完全全的看見林欽賢對於人物的藝術能量。
國立生活美學館尹彙武館長表示,偶有蝴蝶輕輕飛舞在作品中、時能看見人物靈活的動作在圖像裡,東方的人物之美與西方的媒材之間碰撞出一幅幅令人驚嘆作品。
彰化縣文化局劉巧雯課長稱讚,林教授的作品總有吸引人近看的魔力,一不小心還會愛上,無法自拔地沉浸在人物的表情與動作中,讓人懷疑這是畫出來的,還是拍出來的?如此真實,令人訝異!
前國立台中教育大學校長賴清標、國立台中教育大學侯禎堂副校長、人文學院魏炎順院長、美術系黃嘉勝、陳懷恩教授等人上台致詞時都一致提到林欽賢教授在教育繪畫方面的不遺餘力,其寫實繪畫的形式表現出臺灣最美的風景─人。藉由其油畫的色彩來探看臺灣,台灣的文化、生活和語言,從原住民的面容與服飾,刻畫出台灣獨有的人文景觀。
展出藝術家林欽賢教授表示,很高興大家能一同共賞、共享,參加開幕儀式在座藝術家好友都是互相學習的對象,在創作上一直相信著藝術擁有巨大的能量,能正向的與大眾溝通,並透過作品讓大家了解最美的人在台灣。更感謝大家一同共賞並〈惜墨〉,了解林欽賢的繪畫世界。
▲吳董事長獲邀參加林欽賢教授畫展,並與畫家合影留念
▲林欽賢教授畫展,並邀請與會貴賓與畫家合影留念
<陸生在建國>“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我在建國求學,不再是舉目無親
圖、文/山東現代學院 崔敬超
不是每只船都不怕流浪的孤單
可是他們仍揚起帆,因為心中有個彼岸
也許有些路,註定要一個人走完
所以背包總是塞滿。
初來建國是在2016年的2月18日,還記得那一天清早六點半,中國上海-浦東國際機場,登上飛往台灣桃園的班機,由於提前在機場等候了一夜,而在飛機上又因高空壓力原因,致使耳鳴等高空反映,終於在2.5小時後抵達了台北(TaiPei)桃園,暈暈的在桃園機場海關等候我的同伴2小時,在這兩個小時內,我在想,我為什麼要來台灣,遠在他鄉,一切都是未知的,此時此刻我感到了迷茫。
迷茫我為什麼要來台灣,為什麼要來建國,為什麼要申請交換生,為什麼,一切的一切到底是為什麼,很多為什麼圍繞著我,這種迷茫的感覺甚至在接下來的時間繼續困擾著我很久一段時間。
等待同伴的時刻,建國的學長在通過網路與我聊天,一直在機場接機口等著我們,上午十一點鐘成功與同伴在海關會合,我們一起通過安檢,取得行李,前往機場出口,當看到學長在那裡高高的舉著牌子,我沒有任何情緒,但當我知道所有的同學在大廳中等我,我有一種恐慌感,可是與同學們見面後,沒有想像中的被埋怨,還得到Peter老師以及學長、同學的關心,頓時內疚感由心而生。
長途跋涉,從二月十六日離家——二月十八日抵達台灣建國科技大學,經歷了兩天兩夜,精神極度的差,當天晚上學長帶領交換生熟悉校園周遭情況。我沒有融入,獨自留在宿舍,洗澡、休息。在說道宿舍在這裡就提一下,建國的宿舍不錯,四人間、實木床、有電視、有空調、有冰箱、獨立洗衛,另外公寓管理模式也不錯。
休息了整晚,精神飽滿,一掃昨日的陰霾。收拾好自己,出門日光浴。不得不說,台灣的天空很藍,空氣質量自然也沒得說。當在傍晚回公寓時,在公寓門口遇到了俊南學長,俊南學長就是在接機口接我的學長,俊南學長問我:昨天見你精神狀況不是很好,是不是有點不舒服,不過今天看到你生龍活虎的樣子,我也放心了。心裏瞬間感到好溫暖,學長好細心,好貼心。開心的與學長告別,因為這是一掃迷茫的前兆。
建國生活第二日,進行一系列的交換生程序,簽寫協議,繳交保險,辦理手續以及學生卡、通話卡。在這天我見到了導師“王俊傑老師”,還見到了我的山東老鄉“張培新老師”。俗話說:“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讓我感到在外求學的我,不再是舉目無親,然後這在今後的生活、學習當中只對了一半。之後我們與王老師約定了見面時間,進行單獨的交談。通過交談,讓王老師更加的了解我們。
來到建國的一週後,學校有為我們舉辦了專班歡迎會喲。整個過程感覺棒棒噠,有悟空手工,還有表演節目,有獎問答等,節目好多唉。有一個不得不說的,也是我很貪吃啦,整個歡迎會上還有不限量的自助餐喔。有手工、有節目、有獎品、還有吃的。會不會感覺棒棒噠?我還與學長合照了呢!
轉眼到了試聽課的時間,為期一週,可以說建國的教學模式讓我剛到眼界大開,竟然讓我們自行去試聽想學的課程,再進行斟酌選課。避免盲目的選擇。這也是我們需要學習的地方。之後就是根據自己的選擇進行選課,在部分課程由於很熱門的原因,沒有即使選上,我們到時積極聯繫學校,學校也積極為我們解決所遇到的困難。在此非常感謝導師及學校的負責。
接下來的時間就是我們要正常的上課了,上課大部分都是愉快的,聽不懂的課題,老師講解也很棒,淺顯易懂。另外,為了丰富我們的假日生活,俊南學長、詩婷學姐都有安排遊玩節目帶我們出遊哦,可以說生活得很愉快。
後來就要選擇試驗室申請了,機器人相關的實驗室是王老師管理的,在實驗室中學到了很多,老師和各位學長的關心,讓我有了家的感覺,感覺很溫暖,建國的生活學習方式,讓我一掃之前的迷茫,感到了有一種向前的慾望,生活的動力。
付出會有回報,在實驗室學習中,付出了努力,在學習中老師教導我們,要知道你在學什麼,你的目標是什麼,根據你的目標去進行學習、安排、規劃。用古語講:“莫要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一定要“知其然亦要知其所以然”!
此時,生活上的困難,都不是困難,學習上亦沒有困難,同時也是相當自由的學習方式,沒有應試教育的壓力,同時也了解到了相應的升學方式、渠道。學會了怎樣去搜尋網路上的資料。怎樣去學習,怎樣去觀察、改變自己。確定自己的目標,有了目標我們就不會迷茫、迷失自己。本來在來建國前,我有自己的目標,有自己的前進方向。但是,在台灣的遊玩、在建國的生活、在實驗室的學習中,同時在王俊傑老師、張培新老師的關心下,確定自己新的學習方向、新的目標。讓我繼續開闊自己的眼界,完善自己的不足,走向更美好的未來。
最後,在這裡要感謝建國,讓我在新的環境中展現新的自己,讓我擁有一個新的舞臺;再要感謝各位建國的各位輔導老師,還有在大陸對我有培養之恩的老師,亦稱之為“辛勤的園丁”,是老師的耐心、細心,給足我信心,讓我能夠去發現新的大陸,重塑自己的夢想。
感言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目標,因為每個人都是不同的,根據時間、環境、所處的位置高度不同,都會有所改變,就好比:世間萬物,有時太單刀直入,未必一定有好處;有時就像打網球一樣,如果發球,可以打出Ace的話,當然最好,直接得分,這種人喜歡一擊即中;而有些對手則喜歡用大力去擊打這個球,用球速去取勝;也有一些對手呢,喜歡打角度球,打落點,令那個球剛好落在邊界上。看對方的實力,常用手法及技巧,來決定自己的打法。
人的一生是短的,但如果卑劣地過這短短的一生,就太浪費自己寶貴的光陰了。
但,只要肯尽付出心尽力,只问問耕耘不問问收獲获,你将来会发现这样的日子,才是你一生中最有價值,最值得回味忆的日子。
<陸生在建國>最美是臺灣
圖、文/南京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錢威
最捨不得的,就是讓美好的時間慢慢流走。
在未來之前,對寶島的印象,只有著課本裏有著的:霧氣濛濛的阿里山,和那神秘的日月潭,寶島的其他仿佛都藏在那廣闊太平洋中。也正因著這份神秘,令人嚮往。
沒來之前,心裏幻想著寶島的種種,而提筆寫這文章時,我知道寶島的美好時光,就要慢慢變成回憶了,仍記得當時我們剛下飛機,手中的相機不停的在拍,好想將這裏的一切,都存在相機,存在心裏。
2小時前的南京,2小時後的臺灣,身邊的一切都似乎不一樣了呢。
第一天走在彰化的路上,看著周圍陌生的風景,想著南京的小夥伴。沒錯,來的第一天我就想家了,想著家鄉的環境與這邊的不同,想著家鄉的美食與這裏的差異,想著自己來時想得那麼多。想著自己能不能像自己想的那樣變得更好,在那個看來離開似乎是件好久的事。
當提筆寫時,真的快了,回去的時間真的快了,時間好似一個孩子一般,你使勁的追趕,他卻消失的無影無蹤,不去追逐時,卻又在一旁嘲笑你的無知,在這追逐的時光中,和同伴去過那霧氣彌漫的阿里山,踏上了海上明珠的小琉球,嘗到了美味的蚵仔煎,也喝到正宗的珍珠奶茶,可是我來到這究竟得到了什麼。
時光荏苒,想起自己剛踏進建國科大的校園。陌生卻有著莫名的親切感,走了又走,看了又看,校園的一切都是那麼自然新鮮。第一次在空設的班上,老師另類的教學方式親切而又細膩,讓我大吃一驚,備感親切,與老師同學間的討論聊天,玩笑,在第一次上課就那麼自然。
其實想想自己得到了很多,在臺灣,我結交了各地來的朋友,相逢了馬來西亞的美少女組合,與忘年之交的把酒言歡,與設計師一起考察工地,這些都是我得到的,其中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剛剛過來,碰到張培新張大大的熱情招待,真的,臺灣人民太熱情,整個人被熱情360度完美的包裹起來了,也正是因為張大大,讓我慢慢的感受到,臺灣最美的不是風景,不是美食,而是身邊的每一個人。
記得,在去日月潭時,人生地不熟,剛到車站遲疑好久不知道該如何前行。身邊一個老奶奶,突然就上來,嚇了我一跳,起初還以為要攬客,到後來才發覺老奶奶是要問我碰到什麼情況,由於她年數己高,講的閩南語,我又聽不懂,我指指牌子上的日月潭,老奶奶打了個電話,說了一大堆我聽不懂的話,一會兒,有一輛車開到了這,從車上下來一個中年男子,我這個時候,真的以為自己要被打劫了,內心一陣的害怕。萬萬沒想到的,這男子是老太太的兒子,本來是打算接她回家,聽老太太講了之後,打算先送我去日月潭,在路上,老太太的兒子和我講,這個車站之前有到日月潭的,可是週六日會停運幾班,你很倒楣,碰上了,老太太本來打算讓你換車,可是你又聽不懂。我沒想到居然這問個路直接把我帶到目的地了,想想之前我的擔心害怕還真是有點慚愧。
不過說實話,如果有機會讓我重新選擇是否還要來臺灣時,我的選擇會是否定的,有人會問為什麼,因為比起捨不得離開寶島,倒不如一開始就不曾來過,這樣總比來過再離別的傷感好受些。
<陸生在建國>愛上臺灣偶像劇~建國科大交換陸生龍航、朱文慧加入親善服務團
圖、文/秘書室 吳卿銅
彰化建國科技大學大陸交換學生龍航、朱文慧等人,受到臺灣偶像劇影響,今年三月如願以償來到臺灣當交流學生,兩人同時加入親善服務團,在半年的訓練中體會到臺灣青年學生的熱情與友好,她們將為兩校的社團牽線,締結姊妹社團。
原就讀江蘇經貿職業技術學院的龍航、朱文慧兩人是在學校的安排下於2016年3月來到建國科技大學設計學院當交流學生,龍航讀的是商業設計,朱文慧則到空間設計系修學分。開學之初,龍航在建國科大美術文物館欣賞畫展時巧遇親善服務團指導老師吳卿銅,在吳老師的推薦下,她在社團博覽會時乃向親善服務團提出入團申請,在上過第一週的社團課後,龍航發現親善服務團的每位同學並非想像中的婀娜多姿,也不是只學舞台走秀,要學習的課程很多,像最基本的美姿美儀、人際關係、口語表達、國際禮儀、接待技巧、活動企劃等課程,是一門不折不扣的公共關係實務課程,非常實用,於是她邀了同寢室的好朋友朱文慧一起加入。
今年5月14日,彰化縣政府民政處委託建國科大辦理2016國際青年成年禮活動,龍航、朱文慧兩人獲邀參加,兩人不但要擔任活動禮生,也參加成年禮加冠禮,可說兩頭忙,日前親善服務團頒給兩人「境外親善大使」證書,龍航、朱文慧都覺得很新鮮,這是她們兩人在臺灣拿到最有意義的證明。
龍航表示,建國科大老師對學生都非常好,真正做到有教無類,讓她們都能夠在快樂中學習,鼓勵學生以多元角度看問題,自己要主動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今年六月底龍航、朱文慧將陸續回到大陸,龍航說,她在大陸也參加「小彩虹」服務社,同樣都是服務性的社團,一定有值得互相學習交流的地方,回到大陸後她將會努力促成兩個社團的結盟,讓兩岸青年有更多互相瞭解的機會。
彰化建國科技大學大陸交換學生龍航、朱文慧等人,受到臺灣偶像劇影響,今年三月如願以償來到臺灣當交流學生,兩人同時加入親善服務團,在半年的訓練中體會到臺灣青年學生的熱情與友好,她們將為兩校的社團牽線,締結姊妹社團。
我們在建國科大等您境外交流生2016年春季校外參訪
圖、文/國際合作及交流處 林資雄peter
建國科大2016春季境外交流生殷切期盼已久的校外參訪,終於在2016年5月28日帶領著工程專班、土木專班、設計專班的大陸交流師生共3部大巴士往台南出發,感謝王俊傑及張之怡老師的事先的行程安排,以及預約了慕名許久的台南凡爾賽宮「奇美博物館」,所有大陸師生得以有機會進入奇美博物館一覽創辦人許文龍先生的收藏,當天也體驗與感受到台南天氣的如火一般的熱情。
奇美博物館始於1992年,由實業家許文龍先生創辦。
每位大陸交流的師生一踏進園區便能感受到歐洲宮廷一般的藝術氣息,每樣藝術品栩栩如生地刻畫在都會公園的每個角落,博物館的外觀彷彿來到了巴黎的凡爾賽宮,讓西洋藝術走入民間,因此獲得「台南凡爾賽宮」的美名。
中午安排台南特色美食料理,所有師生飽餐之後快樂前往德記洋行、樹屋及安平老街巡禮,素有「台灣第一街」之稱的安平老街(延平老街),就位於安平古堡旁,是三百多年前荷蘭人所修建的第一條道路,走在老街上每棟房子幾乎以紅磚屋、西式洋樓以及土角厝為主,除了街上的老式房屋以及老街痕跡令人懷舊外,還有那街道兩旁聚集了許多當地特色商店,有大家耳熟能詳的百年蜜餞鹹酸甜、古式童玩、古早味柑仔店。
來到安平那熱情的太陽不影響每位大陸交流師生的興致,幾乎把每處景點該看的玩、該玩的、該拍的、該買的一項也沒缺,豐富的一日台南行絕讓你收穫滿載。
邁入6月,時間像沙漏般慢慢的預告,提醒在台湾建國科技大學的交流再過不久即將告一段落,有許多陸生分享著說,最後一個月才發現還有好多事情怎麼都還沒完成,似乎也都更忙著寫文章、拍微電影,要記錄下在建國這段時間的點點滴滴,衷心祝福每位陸生都是建國人,這學期除了交流之外,未來無論在何時何地都歡迎回來建國科大這個每位在台灣的第二個家,我們在建國科大等您。
▲樹屋及安平老街巡禮
▲2016春季境外交流生校外參訪
電機工程系推廣學生全學期實習成果發表會及暑期實習媒合工作,成果豐碩
文/電機工程系 蔡春益
電機工程系於2016年5月19日舉行學生全學期實習成果發表會,活動的目的是想「藉由學生參與業界實習的經驗分享,提供在學同學於未來職場工作體驗之參考,並檢討現行實習辦法之可行性及精進建議」。參加對象是電機系日間部四技二、三年級師生及實習機構代表共約200人參加。
本次活動與會的企業導師及提供實習代表廠商計有:曜誠水電工程公司莊敏汎董事長、彰大電機(股)公司楊道元經理、中源機電(股)公司吳志堅經理、冠成家電(股)公司葉冠成董事長及台灣低碳(股)公司張三河總經理。
這些都是長期與本系合作且提供就業與實習機會的優良廠商,非常感謝他們的蒞臨指導,並與同學進行實際面試及求職經驗分享,使同學更能了解未來暑期實習所需面對的狀況及做好職場體驗的準備,並能夠瞭解目前全球產業面臨激烈競爭環境威脅下就業市場的需求,如何讓自己成為有信心及魅力十足的人才。
此次活動也邀請電機四年級三位參加過全學期實習學生:許昱瑋同學(彰大電機)、林至婷同學(彰大電機)、王清勝同學(宏瑜企業),代表今年度全學期實習學生,說明2016年1~6月份在實習機構實習的經驗,希望系上同學們能把握職場體驗的機會,並多學習專業知能及職場倫理。
本次活動與會廠商均續與本系簽訂產業實習合作意願書,提供本系同學產業實習的機會,透過產學合作,期能為產業界培訓專業人才,學生畢業後能順利就業。
<實習取代試用,畢業即就業>美容系學生實習成果發表會圓滿落幕
圖、文/美容系 張培新
美容系104學年度學生實習成果發表會於2016年5月12日在圖文大樓七樓國際會議廳舉行,計有美容系日四技三、四年級師生共200人參加,藉由學生參與業界實習的經驗分享,提供同學在未來職場工作之參考,並檢討現行實習辦法之可行性及精進建議。
美容系畢業系友許嘉晏、陳思帆、王子紜、尤琬晴同學,蒞會實施職場工作經驗分享。四位同學都是畢業後留任實習機構服務,許嘉晏在東方美集團,陳思帆在喜悅髮型,王子紜在采風醫美,尤琬晴在快樂麗康企業。她們一致鼓勵學弟妹要把握在學校和實習機構的學習機會,充實自己的本職學能,以提升就業競爭力。
美容系應屆畢業同學許菁燕、陳佳怡(全方位醫學美容)、李品億(佳麗寶)、張羽君(曼都國際)、簡郁容(典髮型)、陳思廷(登琪爾)、林子瑜(黎芮絲)、許時瑀(郭文髮藝)、巫雅旋(美仁心)、陳依婷(媚登峰)、陳若瑀(采風醫美)、林香吟、劉亦容(姚思美時尚診所)、周淑菁(快樂髮型)等14位實習學生分別報告在職場實習的經驗與成果。這14位參與經驗分享的同學,畢業後都將留任實習機構服務,他們一致表示在實習機構4個月720小時的職場體驗,不僅學到專業知識,也學到技術,更瞭解工作態度對職場新鮮人的重要性,同時也體會到美容職場的學習是永無止盡的,應把握年輕時光,多學習充實自己,以提升專業職能,並增強抗壓性,秉持著積極進取的態度,設立目標,勇往邁進。
美容系104學年度學生實習合作廠商計33家,包括佐登妮絲、麗的國際、喜悅髮型、采風醫美、快樂麗康、雅頓國際時尚造型、東方美企業、媚登峰、郭文髮藝、名留國際、三吉美膚、華爾醫美、沛笙國際、全方位整形外科診所、曼都國際、姚思美時尚診所、普拉娜國際、威沃尼斯、泰晶殿、新技美容美髮、黎芮絲時尚美容、美仁心漢方美容、微峰美容、弗洛拉女人概念生活館、登琪爾、美夢成真、康加利、施舒雅、捷登髮型、微笑麗莎等,共有110位學生全程參與實習,美容系於學生實習期間,並編組實習輔導老師進行訪視,協助學生解決問題。經初步統計,學生實習將有六成以上留任機構服務,另美容系並協助同學轉任至相關美容美髮機構就業。
美容系的職場實習活動,有助於學生熟悉未來職場的工作,並有效提升職場的競爭力,期待今年參與實習的應屆畢業同學,都能順利留任實習機構,進入美容業界,焠鍊技藝,勤奮精進,成為深受職場歡迎的美容達人。